“五一”小长假期间,
(资料图)
不少人憋足了劲,
要去游山玩水、踏青赏绿。
热情似火的惠州人
正忙着迎接四方游客啦!
旅游怎能少得了当地手信?
一份小小的惠州手信,
无论是邻里相送,
还是跨越千山万水,
都浓缩着惠州城的生活,
承载着惠州人的情感,
彰显着惠州文化力量,
这些惠州手信,
小编已经为你收罗好啦!
01
惠州茶
900多年前,北宋大文豪苏东坡曾言:“岭外惟惠俗喜斗茶。”据记载,唐代罗浮山的茶园已初具规模。到宋代,惠州的罗浮茶被列为名茶。如今,惠州植茶更是广泛。
惠州气候温和、雨量丰富、日照充足、土壤肥沃,独特的高山气候、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惠州本土优质茶叶,如柏塘山茶、五指嶂横坑茶、新庵横坑茶、东道羽茶叶、南昆山毛茶、粤野山茶等。
实在是送人必备佳品!爱喝茶的您千万别错过!
02
东江糯米酒
位于东江河畔的惠州,自古生产糯稻,民间盛行酿饮糯米酒的习俗。宋代的苏东坡、唐庚曾为糯米酒留下妙章,真实而生动地记载了酿饮盛况。
千百年来,酿饮糯米酒这一习俗代代相传。在众多糯米酒中,东江桥牌系列糯米酒就是珍藏在老惠州人记忆中的酒,该酒采用古法酿制,需历经10个月时间、12道工序,酿成后酒香浓郁,浸润时光……
03
东平窑瓷器
始烧于北宋初年的东平窑,生产了100多年后熄火,曾与广州西村窑、潮州笔架山窑并称广东宋代3大民窑。借着海上丝绸之路的春风,东平窑产品漂洋过海,远销东南亚地区。
一份东平窑手信,浓缩着惠州古代陶瓷文化的辉煌成就,蕴含着如今“新东平窑人”敢于改革、大胆创新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。一份东平窑手信,助力重燃的薪火代代相传,推动惠州陶瓷文化繁荣发展。
04
梅菜
如果说起惠州手信,惠州梅菜一定有一席之地。惠州梅菜又被称为“惠州贡菜”,是惠州乡间民用新鲜的梅菜经凉晒、精选、飘盐等多道工序制成,一直以来有“到惠州,不买梅菜就等于入宝山空手回”。
自苏东坡来惠州后,这种色泽金黄,香气扑鼻,清甜爽口,不寒、不燥、不湿、不热,被民间传为“正气菜”的梅菜,因东坡传授的东坡扣肉(梅菜扣肉)而名扬四海。梅菜不仅可以独成一味菜,还可以作为配料,制成梅菜蒸猪肉、梅菜梅菜蒸牛肉、梅菜蒸鲜鱼等菜肴,所以成功在众多惠州味道中脱颖而出。
05
博罗凉果
博罗凉果作为广式凉果的代表,是惠州当地有名的传统小吃。博罗凉果的制作由来已久,解放前就在石龙盐园厂生产。时至今日,博罗凉果依然保留着当年的传统老工艺,用柴火煮太阳晒,不加色素等,保留了蔬果原味原形。博罗凉果以其传统的独特风味,还原了那个时代人们的舌尖感觉。2018年12月,博罗凉果成为惠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。
06
罗浮山豆腐花
俗话说,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罗浮山的水不仅养人,还“养”了一众美食,用罗浮山泉水酿制的豆腐花远近闻名。来到罗浮山,必须尝一碗罗浮山豆腐花,才算真正领略罗浮山之美。
罗浮山豆腐花以鲜嫩著称,舀上一勺,细嫩的豆腐花入口即化,是惠州人特别钟爱的一种美食。时光流逝,罗浮山豆腐花制作技艺代代相传。经过不断创新,豆渣也变废为宝,被制成豆纤维蛋卷等。2016年,罗浮山豆腐花制作技艺获评博罗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07
瑶乡米饼
在惠州龙门的蓝田瑶族乡是我市唯一一个少数民族乡。每逢过年,瑶族人家家户户响起打饼声,花生、芝麻、米粉香,飘满整个瑶乡。这是瑶乡特色,将最好的东西拿出来与朋友分享,也是瑶家儿女热情好客的体现。
瑶乡米饼选用优质大米、精选花生精制而成,传承“瑶乡饼”的百年工艺并不断加以改良,纯手工制作、无污染、零添加,是真正的绿色产品,在惠州以及整个珠三角享有盛名。
08
葛仙堂姜茶
据介绍,姜茶配方是在葛洪的《肘后备(急)方》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改良,在姜茶的基础上,又根据不同人群的养生需求,细分出五个系列产品,分别是红糖姜茶、红枣姜茶、枸杞姜茶、姜奶红茶和陈皮姜枣茶,适合各类人群养生需求!
除上面介绍到的惠州手信以外,
还有阿嫲叫、艾粄、青梅酒、赤岸蚝、黄金酥丸
三黄鸡、丝苗米、东江盐焗鸡等等
老惠州传统的手信,
欢迎各位游客把惠州手信带回家!
还有哪些家乡手信要推荐给大家的,
欢迎评论区分享!
原标题:《惠州这些手信,很难不心动!》